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学校校长、联合国机构和其它国际组织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从不同层面研讨了开展中国视角国际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全球大变局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方向。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马燕生做了题为“推进中国视角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发言,阐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要义和重要意义,中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目标、内容和路径。美国新英格兰院校协会主席Cameron C. Staples以“聚焦21世纪技能,在国际素养教育认证中提升中国特色的国际认可”为题,强调了21世纪技能在国际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国际认证在提升教育影响中的作用。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陈志文在主题发言中分享了关于中学生国际素养的几点思考,他分析了近年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信息网络空间的发展,强调了培养学生国际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朱益明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高中生国际素养关键能力培养”的专题报告,从学生发展与人才成长层面探讨了新时代高中生应具备的国际素养和关键能力。
作为专门从事国际教育研究与服务的专业机构,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教育全球合作。2022年1月,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王伟先生,在新年伊始应邀接受了全球教育新闻(The PIE News,以下简称The PIE)的独家专访,就疫情下的国际教育、疫情对留学生出国的影响、留学目的地变化、留学生回国就业发展,以及对来华留学行业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度阐述。
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召集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马燕生在主旨发言中祝贺“新青年班”正式开班,鼓励青年学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学习,勇于担当,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全球胜任力、能参与全球治理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姚发明、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文平在开幕仪式上代表项目实施院校分别发言,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提升能力,积极实践,开拓创新。他们表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推出的“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课程安排目标明确、体系合理;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扎实合理,学生非常欢迎,是大学“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成果。项目外籍专家、2020年度“北京榜样”敬业奉献年榜人物、2021“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戴伟(David G. Evans)博士在发言中用他本人实际经历向同学讲述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激励大家积极传播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代表课程主讲教师发言,他表示项目以“新青年”命名体现是项目的时代责任感,他鼓励同学们要胸怀大志,努力学习,未来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新青年班”班主任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办公室主任韩飞老师和“新青年班”学生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沈怡敏在开班仪式上分别发言。参与项目的几十所高校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同步参加开班仪式。随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宣布“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新青年班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