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中外学子交流子论坛,18个国家32名国际青年深度体验“贵州文化探秘之旅”

8月28日,由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贵阳学院和江苏大学共同举办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活动之一,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的子论坛“中外学子交流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在贵阳学院举办。

贵阳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灿,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秘书长鄂学文,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副院长崔勇,贵阳学院以及来自天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庆大学、东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泰国加拉信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和学生80余人参加了研讨。

 

论坛以“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青春力量”为主题,贵阳学院借助东盟交流周的平台推动中外青年学子友好交往,增进青年友谊,夯实人文交流,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鄂学文致开幕辞,他表示,本次“中外学子交流论坛”结合“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为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们提供了感知贵州、了解中国的机会,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鉴的平台,得到了参与学生的欢迎,同时也期望广大中外青年学子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广泛结交朋友,交流思想,建立友谊,凝聚共识,并亲身体验大美贵州和悠久中华文化的精髓,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和建设者。

 

李灿致欢迎辞,代表贵阳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青年学子和媒体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李灿对青年学子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一带一路”建设者和文化传播使者提出了思考和倡议;寄语青年学子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成为参与者、推动者、传承者以及建设者;期望青年学子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2名中外青年学子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以《青春筑梦中马友谊: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青春力量》《“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亟需提升国际传播力》《“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化释放潜力》《“一带一路,让梦想起航”》《“一带一路”,风华正茂》《和平之花,绽放世界》等为题做发言,其中贵阳学院学生卢佳欣以《在“一带一路”上相知相通》为题,表示中国和东盟“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让我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和各国的青年学子们,一起开拓认知,探索世界,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一起成长。现场及线上中外青年学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致认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人类的未来;青年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的作用是积极参与建设,是推动创新发展,是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

崔勇致闭幕辞,祝贺本次中外学子交流论坛圆满取得成功,认为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特别是来自周边国家的青年应该更好地相互了解,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交流思想,学习不同的文化,这将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结交更多的朋友,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来源:贵阳学院

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圆满落幕,成果丰硕

2023年8月29日至31日,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作为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来自中泰两国的政府官员、教育界代表、高校校长、青年学生以及农业、食品专业人士1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泰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开幕仪式

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以“推进数字教育合作,深化大学互联互通”为主题,由江苏大学、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共同主办,由贵州大学和贵阳学院承办,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协办。论坛旨在推动中泰两国高等教育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加强合作,深化中泰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互鉴。论坛设置了中泰大学课程合作专题座谈会、中泰大学校长论坛、中泰农业与食品专业论坛、中泰青年学子研讨会;举行了西南交通大学与孔敬大学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和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长交接仪式,并授予江苏大学原校长颜晓红教授首任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长荣誉证书。

西南交通大学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带一路”十周年的背景下,本次论坛发出了成立中泰高等院校“数字教育发展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和“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的倡议,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和积极支持。两个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加强中泰两国在数字教育和产教融合领域的深入合作,共同应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挑战。此外,本届论坛还发出了“关于共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中泰高等教育高水平交流”的倡议。

大学校长发言。由左至右:蔡英凤教授,江苏大学副校长;蓬猜·蒙空瓦尼(Dr. Pornchai Mongkhonvanit)博士,暹罗大学校长;张建华,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宋塔温(Somtawin Jaritkhuan)教授,泰国东方大学副校长。

大学校长发言。由左至右:潘查妮·高娜(Pornchanit Kaew-Nate)博士,川登喜大学副校长;任洁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副校长;Ophat Kaosaiyaporn 教授,宋卡王子大学KLA 学习中心主任,校长代表;王晓平,世界银行教育顾问,论坛主持人。

在中泰大学校长论坛上,江苏大学副校长蔡英凤教授,暹罗大学校长蓬猜·蒙空瓦尼博士,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张建华教授,泰国东方大学副校长宋塔温教授,川登喜大学副校长潘查妮·高娜博士,贵州师范学院副校长任洁教授等嘉宾,围绕未来数字教育发展,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倡导大学互通合作。校长们一致认为,中泰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发展大学数字教育,加强大学间互联互通,对于拓宽中泰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渠道,共同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中泰大学校长论坛开幕仪式

在中泰大学课程合作专题座谈会上,来自双方高校的代表就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农业与食品专业论坛则围绕农业科技、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为两国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作为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论坛在大学校长论坛之后分别邀请了两位中国大学生和两位在华学习的泰国大学生发言。同学们运用中文、泰文和英文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提出了对中泰交流与合作的期许和建议。

论坛上的青年学子。由左至右:王雅竹(Panthong Pornthip),哈尔滨工程大学泰国留学生;卢佳欣,贵阳学院学生;孟兰兰(Nooseng Mingkhwan),哈尔滨工程大学泰国留学生;杨何,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线)。

第五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参会嘉宾合照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刘宝利在闭幕致词上表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在教育领域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重要机制化平台,为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交流周”将进一步延伸,在更多领域和更大范围发挥积极作用。他同时表示,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经过五年的发展,在推动中泰大学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品牌活动。期待未来在“交流周”平台的扩大与延伸中,发挥更大作用。他还表示,本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可喜可贺!

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自2019年第一届举办以来,五届论坛上共签署中泰高校合作协议20余项。2022年荣获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品牌项目贡献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与会者一致认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展示了中泰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友好合作的深厚友谊和坚实基础,为两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与会代表表示,期待着中泰两国大学合作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共同为促进区域与全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