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2020十大新闻

1

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正式成立

10月20日下午,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和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承办的“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中泰高等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作为2020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云上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在云南海埂会堂正式开幕。作为会议的重要成果,会上正式成立了“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并选举产生第一届联盟领导层。中泰两国近170所大学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出席了这次国际教育盛会。

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方常务理事单位

2

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在内蒙古呼市成立分公司

经过半年筹备,2020年10月10日,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在内蒙古呼市成立分公司!

3

东西方国际教育接收因疫情出国受阻的留学生

2020年秋季入学季,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解决因疫情而无法出国的留学生学业中断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国内十多所大学的国际课程教学中心的国际教育资源优势,扩大招生规模,创造学习条件,增加学位,为100多位原计划奔赴英美澳加等国留学的学生们开设出国语言培训、出国留学预科课程、国际大一课程以及部分专业的学术专业课程,为他们实现出国留学梦想再次点燃希望之光。

4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高中教育国际化发展在线论坛圆满举办

7月16日,《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高中教育国际化发展在线论坛》顺利举行。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办,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75所中学和79所大学以及二十多个教育研究机构的317人报名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下的人才培养而展开,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5

王伟董事长应邀参加全球疫情挑战下的国际教育战略研讨会

4月19日上午,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王伟先生应邀参加了“全球疫情挑战下的国际教育战略”在线研讨会并以“疫情后留学与国际教育的发展”为题做了发言。该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联合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国际教育界相关领导、留学行业的专家、国际学校负责人、留学安全专家、国际考试机构和国外大学代表等中外嘉宾出席。会议围绕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讨论。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环球》杂志等媒体也出席了会议。

6

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向海外捐赠防疫物资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集团不仅全力防疫、抗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加入中国企业全球抗疫行动,在 “一罩难求”情况下,于疫情严重的3月通过各种途径,从北京、福建、河南等采购了数万件符合欧盟CE标准的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捐赠给境外合作院校和中国留学生。“In the best of times, we are together; in the worst of times, together we are”,借用狄更斯名言,表达集团与客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决心。10多所境外合作院校来信,对我司在疫情期间给予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

7

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王炳炎图书馆”开馆

“王炳炎图书馆”开馆仪式于4月3日在北京和盛大厦隆重举行,王伟董事长、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同事、图书收藏及阅读爱好者共同出席。图书馆目前藏书近万册。图书捐赠人王炳炎老先生是集团创始人之一;他毕生事教,一生清贫,唯以书为乐,积攒了近万本珍贵藏书,涵盖历史、地理、社会、人文等方面,视为其最重要资产,许多图书是他精心淘换而来。他捐出毕生藏书,是希望图书馆能成为读者的精神驿站和食堂,图书成为大家人生的另一个良师益友,让更多的人从图书中受益。

8

心系员工送温暖 凝心聚力抗疫情

面对新冠疫情,集团一方面牵挂着留学生,一方面牵挂着每一位员工。春节假期尚未结束,就启动了采购程序,采购了数千个口罩及消毒剂,手套等各类防护用品,为复工复产做好充分准备。将一个个精心包装、寄语祝福的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抗疫急需物资发往武汉分公司。

如果说应对疫情是一场大考,集团员工用积极心态和快速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月末复工率达到80%,3月末复工率已超过95%。武汉分公司更是在全员居家办公情况下,完成80%的经营目标。

9

高中国际项目合作平台理事长会议召开

3月20日,“高中国际项目合作平台”以在线视频方式召开本年度第一次理事长会议。会议就平台成立以来的工作予以肯定,并对2020年度工作计划中的若干工作任务,以及新形势下合作平台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

10

2019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管理年会在曼谷召开

2020年1月8日—13日,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管理年会在泰国曼谷召开。管理年会围绕“发展视角下如何实现客户优先与职守优先”、“协作优先与创新优先,现存问题与发展思考”、“企业文化与未来发展主题研讨”三个主题来进行,对构建集团企业文化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总结与探讨,之后,管理团队拜访了英国文化协会(BC)和泰国暹罗大学等教育机构。

 

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正式成立

   10月20日下午,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和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承办的“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中泰高等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作为2020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云上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在云南海埂会堂正式开幕。作为会议的重要成果,会上正式成立了“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并选举产生第一届联盟领导层。中泰两国近170所大学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出席了这次国际教育盛会。

图 1 :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成立大会现场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立,以及两个承办单位的领导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马文会和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王伟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词。

图 2: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发言

  杜柯伟主任在发言中对论坛的开幕和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表示人文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是夯实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支柱和基础。希望大家开拓思路,创新方式,通过做实做细“互联网+人文交流”,推动中泰各类主体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实现机制化常态化发展。

  本次论坛以“创新课程合作模式,促进大学协同发展”为主题,就中泰高等教育课程合作的创新模式及最佳实践,以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讨。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先后有25位学者、嘉宾围绕主题发言。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马文会作了题为《后疫情时代下中泰高校携手同行》的主旨演讲,探讨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寻求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突破点;江苏大学副校长赵玉涛以《“一带一路”视阈下中泰教育合作新篇章》为题,在“一带一路”的视阈下提出中泰教育合作的实践与构想,点明高等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作用;泰国暹罗大学校长蓬猜·蒙空瓦尼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主题发言,探讨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校长萨弄·金南以《碧武里皇家大学及其在当地参与和发展中的作用》为题,重点探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发展,积极探索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最佳模式和途径。  

图 3: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立

图 4: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马文会发言

图 5: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王伟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会上正式成立了“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并选举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暹罗大学校长蓬猜·蒙空瓦尼为联盟第一届联席理事长,联盟筹备委员会秘书长鄂学文当选为联盟第一届秘书长;同时,大会选举产生6位副理事长和28个常务理事单位。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是2019年7月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由中泰双方14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共同发起并倡议建立的,是一个开放性国际教育合作平台。联盟泰方理事长、暹罗大学校长蓬猜·蒙空瓦尼表示,联盟的成立是泰中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潜力的真正体现,将极大促进两国高校在师生交流、学分互认等方面突破,并倡导把联盟建设成友谊的桥梁,创新的平台和发展的引擎。联盟中方理事长、江苏大学校长代表表示,将积极发挥理事长单位的责任与担当,推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提质增效,与会员一道,努力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品质,增强合作内涵。

图 6: 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方常务理事单位

  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王伟院长在会上再次提出倡议,要以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平台为基础,积极开展中泰高等教育合作,建立信息开放、层次多样、运作规范的交流模式;以课程合作为出发点,开展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加强中泰交流合作研究,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打造输入便利、学术互通、学历互认的人才交流创新模式。

  作为会议的另一项成果,会议就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的发展达成基本共识。联盟将建立高效管理机制、良好的项目合作及资源共享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和高效联盟网络平台,提升联盟品牌影响力,开展实质性合作,致力于深化中泰高等教育交流和互通合作,推动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通过中泰合作带动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交流的扩大与深化,促进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高中教育国际化发展在线论坛圆满举办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高中教育国际化发展在线论坛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7月16日,《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高中教育国际化发展在线论坛》顺利举行。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办,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75所中学和79所大学以及二十多个教育研究机构的317人报名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下的人才培养而展开,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论坛开幕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书光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代表会议举办单位致辞,欢迎与会专家和代表积极参加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高中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将积极投入到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中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之中,希望本次论坛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共同创造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而发挥作用。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王伟院长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感谢所有参会嘉宾与代表,希望在推动我国普通高中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上,加强与各方通力合作,为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做出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在会上致辞

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王伟院长在会上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论坛嘉宾发言内容丰富且全面。首先,四位专家从宏观政策层面分享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国际化发展的观点和建议。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江波教授提出,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兼收并蓄中做强自己,讲出中国故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就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中国际化发展进行了重点阐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高中国际化发展之间关系作了简要发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张铁道从教育治理层面对学校国际化发展所面对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江波教授在会上做主题发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在会上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发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张铁道教授在会上发言

       其次,三位专家分享了推进高中国际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兼局长刘根平介绍南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方面实践和思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督学、上海格致中学原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张志敏分享了他在高中学校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实践体会与经验;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静芝介绍了苏州市在区域教育发展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兼局长刘根平在会上发言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静芝在会上发言

       最后,三位专家对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介绍国际大学预科课程(IB)课程的特点、价值及其应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副主任唐振福博士提出加强协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建设思路,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强介绍了英联邦国际本科预科课程(IFC)与我国普高课程之间的差异及其融合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在会上发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副主任唐振福博士在会上发言

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强在会上发言

       本次在线论坛紧密围绕了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高中人才培养,在政策、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认为,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的国际和国内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切实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现加快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

       论坛上,专家们还和与会人员开展了持续2小时的在线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中,与会代表还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提出的“普通高中学校育人方式改革行动计划”予以了高度认可和积极反响,并表示愿意参与其中,共同致力于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践,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4月19日上午,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王伟先生应邀参加了“全球疫情挑战下的国际教育战略”在线研讨会并以“疫情后留学与国际教育的发展”为题做了发言。该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联合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国际教育界相关领导、留学行业的专家、国际学校负责人、留学安全专家、国际考试机构和国外大学代表等中外嘉宾出席。会议围绕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讨论。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环球》杂志等媒体也出席了会议。

“全球疫情挑战下的国际教育战略”直播会议现场

 

        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威久留学创办人王伟先生在发言中认为,首先,从历史角度看,疫情的影响是突发的、暂时的,而国际教育发展则是持续的、长期的。中国领导人曾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当中,复兴中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国际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中国未来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才是驱动国际教育和出国留学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次,国外大学无论从科研和生源方面,对中国学生的需求都是现实的。同时,国内高等院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国际交流合作已然成为中国大学的第五项职能。新时代中国大学对国际教育有更高、更广的新需求和新要求,大学校内学生参与学历和非学历的海外教育已日益常态化并逐渐成为整体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国际教育的内涵已发生变化,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广泛。

 

        第三,应对疫情的过程显示了各国科技力量的差别,特别是医疗科技能力的差别。我们更要增强信心,推动教育合作,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国家实力。

 

        第四,当前从国家,到学校,再到各个家庭都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出行旅行、按时入学、参加考试、正常上课等都遇到了困难,但也要看到各国、各方都在积极想办法共克时艰。学校提供了在线课程,托福、雅思都推出了在家考试方案等。威久留学作为20多年为留学生服务的机构,二月中旬就响应号召在严格防控措施下复工,并针对疫情提出了“疫情无忧留学计划”,帮助学生调整入学计划、提供免费延期服务,做好在线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等各项工作。公司内部还积极开展了多项捐助活动。

 

        最后,王伟董事长认为,疫情对美国主导的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将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疫情带来的未来演变,在挑战频出的同时也蕴藏有发展机遇。不利因素不仅是签证、航班、隔离措施等临时困难,还包括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给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带来的影响,以及当下国外流行的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潮造成学生和家长一定程度的担忧,特别是安全方面的担忧。但从长远看,中国的发展不会止步,国际教育发展不会停顿,人才的需求不会减少,国外大学对中国学生的需求还会持续,中国家庭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也会继续。加之,教育是个逆周期的行业,出国留学是许多人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最好选择。总体来看,利好因素相较更多、更长远,前景是乐观的。只要大家充满信心,采取积极的措施,定能化‘危’为‘机’,迎来国际教育事业更好的明天。

王伟董事长作“疫情后留学与国际教育的发展”主题发言

 

        “全球疫情挑战下的国际教育战略”视频会议历时4小时。来自不同方面的代表从不同侧面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原公使衔教育参赞岑建君在发言中,从国际关系大格局的层面对新冠疫情对国际教育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与会代表还从国际教育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来自国际考试机构和国外大学的代表介绍了各自机构为缓解学生面临的现实困难而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和具体做法。会后有关嘉宾回答了参会记者的提问。